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

在行为金融学和商业金融中,理解心理账户的概念对于做出财务决策至关重要。心理账户是指个人根据收入来源、金钱的预期用途或对某些资金的情感依恋等各种因素,将自己的金钱和资产分类到单独的心理账户中的倾向。

什么是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属于行为金融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它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影响财务决策。个人经常根据各种标准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例如与资金相关的感知风险水平、资金使用的时间范围或资金的情感意义。将金钱分类到心理账户可以显着影响财务行为和选择。

心理账户对行为金融学的影响

在行为金融学领域,心理账户有几个重要的含义。一个关键影响是框架效应现象,即个人根据如何向他们提供选择来做出财务决策。例如,由于资金来源和用途的感知差异,人们可能更愿意花奖金或意外之财(在单独的心理账户中被视为“额外”钱),而不是动用自己的常规收入。

心理账户还可能以损失厌恶的形式导致次优的财务决策,即个人比其他人更不愿意从某些心理账户中损失金钱。这可能会导致人们不愿出售被认为来自“安全”心理账户的资产,即使这样做在财务上可能是谨慎的。

行为偏差和心理账户

一些行为偏差,例如禀赋效应、沉没成本谬误和货币幻觉,都与心理账户密切相关。例如,当个人赋予自己拥有的物品更高的价值,从而导致他们不太愿意放弃这些物品时,就会发生禀赋效应。在心理账户的背景下,这种偏见可能会导致人们高估某些心理账户中的资产,使他们犹豫是否出售或清算这些资产,即使这样做在经济上有利。

沉没成本谬误,即个人由于已经投入的资源而继续投资失败的项目或努力,也可能与心理账户有关。人们可能会为已经花费的资源分配一个特定的心理帐户,这使他们更不愿意减少损失并转向更富有成效的机会。

商业金融中的实际应用

在商业金融领域,了解心理账户对于企业和金融专业人士至关重要。公司通常需要考虑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时如何进行心理核算。例如,价格的呈现、捆绑或折扣方式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账户并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

此外,企业本身在做出财务决策时也可能陷入心理账户的陷阱。例如,如果公司在心理上将特定部门的成本分配为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他们可能会犹豫是否要削减特定部门的成本,即使彻底的分析表明这些成本是可自由支配的,并且可以在不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降低成本。

克服心理账户偏差

虽然心理会计偏差可能导致不合理的财务决策,但了解这些偏差可以帮助个人和企业减轻其影响。在组织内实施心理账户意识和教育可以帮助决策者在做出财务决策时认识并解决这些偏见。

行为金融学原理也可以用来制定干预措施来抵消心理账户偏差的负面影响。通过提倡更全面的财务决策方法并强调整体投资组合视角,个人和企业可以努力做出更理性、更优化的财务选择。

结论

心理账户在行为金融学和商业金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个人和组织的财务决策并影响行为。通过认识心理账户的影响及其相关偏差,利益相关者可以努力做出更明智、理性和增值的财务决策。